【多選題】
1. 通過內囊的纖維束有:()
A.聯絡纖維
B.聯合纖維
C.頂、枕、顳、額橋束
D.皮質束核
2. 關于頭面部痛溫覺和觸壓覺傳導通路的3級神經包括:()
A.三叉神經節細胞
B.三叉神經脊束核
C.三叉神經腦橋核
D.三叉伸進運動核
3. 關于視覺傳導通路說法正確的是:()
A.由3級神經元組成
B.中層的雙極細胞為第2級神經元
C.視神經由視神經管入顱腔
D.左側視束內含有來自雙眼視網膜左側半的纖維
4. 瞳孔對光反射的通路,描述正確的是:()
A.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
B.上丘臂→頂蓋前區→兩側動眼神經副核→動眼神經
C.視網膜→視交叉→視神經→視束
D.睫狀神經節→節后纖維→瞳孔括約肌收縮→兩側瞳孔縮小
5. 膽堿能受體的通路分布于:()
A.運動傳到通路的下行運動神經元
B.交感神經節前神經元
C.黑質紋狀體系
D.小腦皮質
6. 下列哪些關于錐體系的說法是錯誤的:()
A.由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組成
B.上行運動元位于中央后回
C.上運動神經元為位于大腦皮質的投射至腦神經一般軀體和特殊內臟運動核及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傳出神經元
D.下運動神經元為位于大腦皮質的投射至腦神經一般軀體和特殊內臟運動核及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傳出神經元
1.【參考答案】CD。中公解析:內囊的前肢:位于豆狀核和尾狀核之間,有額喬束和丘腦前輻射的纖維通過;內囊后肢:位于豆狀核和背側丘腦之間,有皮質脊髓束、皮質紅核束、丘腦中央輻射、頂枕顳喬束、視輻射和聽輻射的纖維通過;內囊膝部:位于前后肢的會合處,有皮質核束通過。
2.【參考答案】ABC。中公解析:第1級神經元為三叉神經節(除外耳道和耳甲的皮膚感覺傳導外)內假單極神經元,其周圍突經相應的三叉神經分支分布于頭面部皮膚及口鼻黏膜的相關感受器,中樞突經三叉神經根人腦橋。三叉神經中傳導痛溫覺的纖維入腦后下降為三叉神經脊束,止于三叉神經脊束核;傳導觸壓覺的纖維終止于三叉神經腦橋核。第2級神經元的胞體在三叉神經脊束核和三叉神經腦橋核內,它們發出纖維交叉到對側,組成三叉丘腦束,止于背側丘腦的腹后內側核。第3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背側丘腦的腹后內側核,發出纖維經內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在此通路中,若三叉丘腦束以上受損,則導致對側頭面部痛溫覺和觸壓覺障礙;若三叉丘腦束以下受損,則同側頭面部痛溫覺和觸壓覺發生障礙。
3.【參考答案】ACD。中公解析:視覺傳導通路由三級神經元組成。眼球視網膜神經部外層的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為光感受器細胞,中層的雙極細胞為第1級神經元,內層的節細胞為第2級神經元,節細胞的軸突在視神經盤處匯集成視神經。視神經由視神經管人顱腔,形成視交叉后,延為視束。在視交叉中,來自兩眼視網膜鼻側半的纖維交叉,加入對側視束;來自視網膜顥側半的纖維不交叉,進入同側視束。因此,左側視束內含有來自兩眼視網膜左側半的纖維,右側視束內含有來自兩眼視網膜右側半的纖維。
4.【參考答案】ABD。中公解析:瞳孔對光反射的通路為: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上丘臂→頂蓋前區→兩側動眼神經副核→動眼神經→睫狀神經節→節后纖維→瞳孔括約肌收縮→兩側瞳孔縮小。
5.【參考答案】AB。中公解析:膽堿能通路以乙酰膽堿為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在神經元胞體內合成,經軸漿運輸至末梢,貯存于突觸囊泡,釋放后作用于靶細胞。通路的分布十分廣泛。主要有:①運動傳導通路的下運動神經元(腦神經運動核和脊髓前角細胞),控制隨意運動;②腦干網狀結構非特異性上行激動系統;③脊髓后角→背側丘腦→大腦皮質的特異性感覺投射;④交感神經節前神經元,副交感神經節前和節后神經元,司內臟活動。
6.【參考答案】BD。中公解析:錐體系由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兩級神經元組成。上運動神經元為位于大腦皮質的投射至腦神經一般軀體和特殊內臟運動核及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傳出神經元。下運動神經元為腦神經一般軀體和特殊內臟運動核和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細胞,它們的胞體和軸突構成傳導運動沖動的最后公路。錐體系的上運動神經元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前部的巨型錐體細胞和其他類型的錐體細胞以及位于額、頂葉部分區域的錐體細胞組成。
醫療考試過程中有問題?為您解決!→【在線咨詢】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